双江
标签"双江 "下的热点文章
云南双江:拉祜山村焕发新活力

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糯乡大营盘自然村,是一个拉祜族聚居村落。近年来,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,抓住政策机遇,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支持,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引导群众转变观念,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优势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。村庄处处展现出欣欣向荣新气象。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,人居环境全面提升。  原标题: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丨云南双江:拉祜山村展新颜 ...

临沧双江:以“两江巡哨”为基石,打造生态治理新格局

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,为保护澜沧江、小黑江流域的生态屏障,以“网格化”管理为抓手,成立党组织引领下的“两江巡哨”。通过“巡江蓝”点缀“生态绿”,绘就生态治理的最美篇章。双江县围绕水清、江畅、岸绿、景美的生态新空间打造,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治理中的带头模范作用,组建了一支60人的“两江巡哨”联合巡查队伍,实现了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握指成拳”...

双江岔箐茶:天青色的等待,岔箐在期盼谁的到来

这是一篇关于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岔箐茶的文章。文章描述了作者和同行茶友在临沧市双江自治县的一次探茶之旅,他们驱车前往岔箐,途中经历了风雨交加的山路,但最终到达了目的地。文章详细介绍了岔箐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,以及岔箐茶的特点和口感。此外,文章还提到了诗人雷平阳对岔箐茶的评价,认为它具备双江茶绝大多数的优点。最后,文章以一首诗作为结尾,表达了对岔箐茶的喜爱之情。总之,这是一篇...

临沧双江:以“两江巡哨”为引领,打造生态治理新篇章

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“网格化”管理为抓手,成立党组织引领下的“两江巡哨”,延伸治理触角。该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治理澜沧江、小黑江的过程中,形成上下游联动、左右岸共治的局面。结合当地党员人熟、地熟、江河熟的优势,由大文乡、忙糯乡、邦丙乡三乡沿江村组60名党员为主要成员组建了一支“两江巡哨”联合巡查队伍,通过创新建立跨区域、跨流域协作联合巡河、...

临沧双江:以“两江巡哨”为基石,打造生态文明的先行者

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,位于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处,为保护两江流域生态,近年来积极探索“网格化”管理,成立“两江巡哨”。该巡哨由党组织引领,以沿江地理区位、人员流动情况和巡哨队伍特点为基础,制定巡逻值班制度,对过往人员、船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提醒。同时,巡哨还负责防火防盗林防狩猎,发现森林异常情况及时处理。通过创新建立跨区域、跨流域协作联合巡河、联动治理,实现了...

[文化中国行 | 临沧泼水节:网络宣传创新出彩,引领潮流]

云南省临沧市傣历1386年泼水节系列活动期间,各网络媒体发挥宣传矩阵作用,提前做好网上宣传、话题设置和引流等工作,打造了一批网络爆款产品。活动期间,临沧市除市级举行万人泼水狂欢、采花、堆沙等传统民俗活动之外,8县(区)还举办泼水节分会场启动仪式、水灯祈愿、花车巡游、万人嘎秧舞表演、象脚鼓舞比赛、中国·双江第八届冰岛茶会等系列配套活动。原标题:文化中国行 | 临沧:泼水...

人民日报关注临沧:加强人才引进,提升边疆医疗水平

人民日报近日报道了临沧市通过各类人才引进政策,成功引进省外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和医疗专家,有效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。同时,各地也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完善编制管理、职称评审、人才招录和柔性流动政策,为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提供制度保障。此外,基层一线也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干事舞台和发展空间,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返乡创业。原标题:人民日报关注临沧:强化人才引进,改善边...

临沧双江:三网融合助力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

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,是全国最美茶乡、全国茶产业百强县、全省“一县一业”茶产业示范创建县。近年来,双江利用人网、地网、天网“三网”合一,打造全渠道运营模式,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。通过标准化生产、绿色基地、追溯体系等信息输出,树立起自己的品牌,获得了茶友信任。目前,全县茶叶注册商标1590个,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,云南省著名商标3个。原标题:临...

临沧双江:直播带货助力茶农解锁联带“密码”

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通过直播助农活动,成功为茶叶销售找到新途径。以“中国双江冰岛茶荟”抖音平台为阵地,开展直播活动,让广大茶农享受到线上销售的甜头。该县拥有茶园面积34.08万亩,2023年实现综合产值88亿元,茶农人均收入1万元。此次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达30余万人次,线上销售额已达2500余万元。同时,双江县还注重培养人才队伍,引进普洱茶专家团队,培养...

临沧双江迎来新产业,村民喜迎莓果丰收

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景亢组,蓝莓种植基地的果实累累,村民们忙碌地采摘。这个基地由王朋于2013年退役后创立,他通过科技兴农的方式,成功种植了300亩的蓝莓。这种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务工收入,还为周边村民增加了3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。目前,这些蓝莓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,市场供求稳定。这个基地每天需要70名工人进行日常...